往后看,随着各国陆续做出反制以及谈判进展,关税不确定性对市场的影响或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率先做出反制。与此同时,多个美国盟友也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表示将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反制。参考2018-2019年中美关税冲突,后续各方或将围绕关税问题展开多轮谈判和博弈,关税不确定性对市场的影响或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方面,参考2018-2019年的历史经验已经验证,中美关税冲突对股市的影响多为消息面的短期冲击。并且,期间随着谈判进程的推进,市场同样存在相机反弹的潜力。回顾2018-2019年,在历次美方放出新一批关税清单的风声后,A股往往剧烈震荡,但在该清单靴子落地后,A股由于已经提前消化,通常反应有限。并且,期间由于中美关税冲突并非持续升级,而是存在数轮“冲突-谈判-缓和”的循环,相应的股市也并非单边下行,而是相机存在比较大的反弹潜力。如2018年底G20“习特会”后中美进入90天的阶段性谈判期,叠加国内政策暖风频吹,市场情绪快速修复,A股也于2019年1-4月走出了一波强势的修复行情。
其次,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当前国内依然有较为充足的政策储备进行对冲。从近期出台的生育补贴、消费金融贷、《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来看,国内宏观政策着力点已经逐步在向民生、需求侧倾斜。与此同时,年初以来货币政策也主要聚焦防风险、防空转、稳汇率,货币宽松相对谨慎。因此,本轮国内政策早已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留有“后手”,后续更有力的宏观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对冲外需压力,包括择机降准降息、“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财政刺激加码、进一步加大扩内需促消费力度等。
对于后续的应对,一方面,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等作为中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的发力结合点,有望成为市场聚焦的方向。另一方面,面对可能持续和反复的全球贸易谈判,短期仍需做好应对不确定性的准备,持仓可阶段性向低波红利、低位绩优等方向倾斜。
(一)内需消费、自主可控将是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的发力结合点
首先,外部压力增大下,经济稳步的增长更需内需接力,后续宏观政策进一步落地对冲的预期也在增强。梳理来看,当前【内需占比较高、且2025年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较高】的行业大多分布在在服务消费(教育、零售、媒体、酒店餐饮、医美)、农业(动物保健、农产品加工)、基建地产链(水泥、装修建材)、军工(军工电子、航空航天装备)、IT服务等。
其次,外部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再度提升,且与国内引领的新一轮AI产业趋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耦合,财政预算也有望进一步向“安全”主线倾斜。自主可控既是大国博弈背景下的战略手段,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本轮财政加力信号明确,后续有望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链安全等战略重要性较高的方向,助力高质量自主可控。新一轮AI产业趋势下,国内企业有望后来居上,孕育国产替代良机。着重关注AI、半导体、信创、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方向。
从股价-业绩匹配度筛选当前低位绩优方向,最重要的包含消费(调味品、专业连锁)、金融(证券、国有行、保险)、基建地产链(水泥、地产服务)、TMT(数字媒体、广告营销)等。
类债红利资产的筛选标准:1)股价与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近三年相关系数小于-0.8;2)总市值大于100亿元;3)股息率大于2%;4)近五年最大回撤小于30%。大多分布在在银行、交运、电力、运营商等行业。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