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真人

BOB真人主营滴灌管,圆柱式滴灌管等相关产品。

观点 农业高水平发展 节水增效势在必行

时间: 2024-02-02 16:50:00 |   作者: BOB投注真人娱乐网/滴灌系列

产品详情

  2019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过去的一年,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力度、新增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等中央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加强农业节水技术探讨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与效益,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保障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农业节水仍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农业用水比重仍然偏大,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不相匹配,重开发利用轻节约保护的发展理念依然存在,节水意识尚未真正形成,亟需努力破除、有效解决。

  本期我们聚焦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华北漏斗区,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文来与栗欣如博士,探讨如何补齐农业节水短板。

  姜文来:农业是华北地区第一用水大户, 其中灌溉用水占地区总用水量的60%以上。 华北漏斗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以农业用水为主体的地下水过度开采, 必须建立农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让水土休养生息,减少农业地下水灌溉量。 华北地区主要有两类节水灌溉管理方式,节水效果明显。

  一是适用于分散性种植的节水灌溉管理,主要是采用高标准管灌和普通节水模式灌溉,由用水户协会负责工程的日常维护管理。高标准管灌主要是用管道将灌溉水输送至田间地头,再与“小白龙”、格田、畦田等节水灌溉方式相结合。据调研,普通节水灌溉方式用水约60~70立方米每亩每次,高标准管灌用水量约45~55立方米每亩每次,可节水20%以上。虽然高标准管灌比通常的大水漫灌节水,但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形式仍然属于漫灌。

  二是适用于规模化种植的节水灌溉管理,主要是采用喷灌、滴灌、小管出流、 微喷﹢滴灌等高效节水方式,由合作社、个体大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等对灌溉工程进行统一维修、 管护和使用。 据调研,喷灌用水量35~40立方米每亩每次, 较普通节水灌溉方式节水三分之一及以上, 滴灌用水量20~30立方米每亩每次,可节水50%以上。

  栗欣如:华北漏斗区农业节水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拥有丰富的农业节水经验和措施,值得借鉴和参考。

  一是逐步使用地表水代替地下水,地下水超采得到初步遏制。通过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地表水工程打通连接灌排渠系,建设分水、调水、提水、蓄水工程举措,增加调蓄水能力和地表水灌溉面积。

  二是因地制宜采取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如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的农业节水工作以深层、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为重点,根据各项目区特点,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大田作物种植区以高标准管道输水灌溉配套小畦灌溉和水肥耦合等农艺节水措施为主;对于土地流转程度高、形成规模化经营的种粮大户、小型家庭农场以及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大力推广喷灌和微灌工程技术,配套水肥一体化农艺节水措施;在引黄灌区和有条件的地表水灌区,重点推广渠道防渗或管道输水节水灌溉工程﹢农艺节水﹢管理节水技术模式;在咸水区,重点推广咸淡混浇管道输水一体化技术;山丘区开展小水池、水窖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配套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工程高效利用水资源。

  三是积极推广种植结构调整,逐步退出高耗水作物种植。如北京市重点推荐 “生态作物﹢雨养旱作作物”“景观作物﹢雨养旱作作物”“多年生越冬生态作物”“休耕”4种农田种植模式;河北省主要实行冬小麦季节性休耕、旱作雨养种植试点,以及推广节水型密植林果和旱作农业新模式等灌溉节水方式。

  四是创新用水管理体制。快速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农田水利工程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基层服务和取用水监控“两个网络”,把水权确权到每个用水农户,并发放水权证,实行灌溉定额管理,推广“超用加价”改革模式,配套电磁流量计、雷达式水位计、智能井房等计量设施,探索节水工程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同时,充分的发挥基层水利站和农民用水户协会作用,积极发展灌溉服务有限公司、 水肥一体化服务组织等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

  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工程续建配套投入不足、节水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是主要原因

  姜文来:以土渠输水为方式的大水漫灌大多在山丘区,管道输送的地面自流漫灌大多在平原地区。之所以存在漫灌,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华北地区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大面积适用于集约农业的工程节水模式推广受到限制。喷灌、滴灌适用于种植结构一致、浇灌时间统一的土地流转地块,而华北地块相对小而分散,作物种类和喷灌、滴灌时间不一。

  其次,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续建配套投入不足。农户使用的喷灌、滴灌、小管出流等节水管道设备,生命周期较短,一般为2至3年,最多3至5年就出现老化、破旧现象,以分散种植为主的农户,介于成本投入考虑,不会自己出资接着使用,致使部分节水设施在设备老化后形同虚设,大水漫灌现象时有发生。

  再次,节水的长效机制未形成。现有的农业节水措施如调整种植模式、旱作雨养,主要靠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调整种植模式项目(季节性休耕)每亩补助500元,旱作雨养种植试点项目每亩补助800元。项目补贴标准较低,农户积极性不高,而且仅靠国家对节水项目的补贴并不能形成农业节水的长效机制。

  田间节水、 建管资产金额的投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引导土地流转、 强化节水意识是重点

  一是将田间节水作为节水重点。加大农艺和生物节水技术力度,研发和突破高效用水作物品种、种植制度和节水技术,形成地下水压采措施下作物稳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步的技术体系。 建立适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冬小麦灌溉制度,由高产灌溉转为限水稳产灌溉,发展旱地、半旱地轮作休耕制度,适度缩减高耗水蔬菜种植规模。 适当采取计量农业用水,加强各层级部门间的协调力度,安装水电一体计量装置, 实现以水定电、以电控水。

  二是加大农田水利建管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重视工程节水建设质量,提升工程设计和建设标准,杜绝“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保证工程能够长期有效运行。加大对山丘区小型水利工程和灌区骨干渠道、田间末级渠道防渗配套建设、管护投资力度,逐步的提升雨洪资源利用率,降低水在“最后一公里”的消耗,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三是深入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构建合理水价形成机制,推行收费到户的终端水价,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超罚节奖,提升农民的节水积极性。推进农业水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水权转换和交易制度。建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及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同步推进机制,明确将计量设施建设、相关机制建立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

  四是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根据规模化种植便于实施高效节水的特点,引导农民向种植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作业,统一播种、统一浇水、统一施肥,达到“节水增产、节水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五是强化农民节水意识。进一步加大农业节水宣传力度,增加农民节水意识,通过政策的调节,让农民节水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更新时间:2024-02-02   【打印此页】   【关闭【返回上一页】

全国销售热线

contact tel